前言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拿出必勝的決心。這點雖然很俗,但是卻至關重要。公務員考試不是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及格就可以。公務員考試一般是百里挑一,不管多少分,只要那一個最高分,這點就很讓人頭疼了。所以,根據以往年份的分數,給自己定的分數目標,保證自己是職位第一。其次自己要制定好時間表,這個根據每個人個人情況制定。
再者就是怎么學了。數量關系一直不擅長,正確率一般在50%左右,所以不作討論。常識判斷題涉及范圍太廣,提分較慢,同樣不作討論。重點說一下,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判斷推理。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絕對是行測中的黃金題型,只要付出時間絕對可以保證正確率的,這部分最好保證90%以上的正確率,這里拿不到分真是極其可惜的。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到提高正確率,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練習,另一方面也是需要一些技巧。
1、考什么?資料分析考察的內容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讀題:在大量的數據中快速準確的找到有用的數據資料;
二是分析:對題干進行準確的分析,找出解題的思路步驟,很多題是不需要計算就可以直接選出答案;
三是計算:計算并不是在草稿紙上自己挨個整除。要熟練的掌握一些速算的技巧,這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強化練習。
上面三個方面,讀題最重要是快速解題的基礎,往往做資料分析時,讀題找數據會花費一半以上的時間;計算次之,準確快速的計算絕對是資料分析的必殺技;分析一般都較為簡單,不必特別關注。資料分析這個模塊一定要拿高分。
2、做題順序
先看問題,后看材料!
即:看問題,選取其中關鍵字(比如GDP、環比、同比、變化率等等)、通過關鍵字直接定位到原文中找出數據、最后分析計算。所需數據的順序一般就是問題的順序。比如第一題所需的數據一般在第二題的后面。
3、時間安排
文字材料:6—8分鐘;統計表,統計圖:5分鐘;綜合題:6—8分鐘。
近些年聯考一般四個資料分析,包含一個文字材料,兩個綜合題,一個統計表或統計圖;所需時間建議在25分鐘左右。平時一定要在25分鐘以內做完練習,還要考慮到涂卡的時間。
4、練習建議
先多做幾套題,熟悉一下題型,搜集常用的速算公式,在練習的時候重點使用。每天拿出時間做1—2套題,持之以行保持手感。
言語理解
1、重要性:言語理解是僅次于資料分析的題目。主要是因為其題量大,近些年在聯考中一般是40道題目,其次是通過強化訓練,絕對是可以達到85%以上的正確率的。
2、技巧:言語理解就一句話,一定要記?。?strong style="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宏觀找對應,微觀找關系?。?!
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定要找好對應關系,言語理解考的就是對應關系?。?!不管是主旨題還是邏輯填空,找對對應關系,是可以把絕大多數題,準確快速的做出來的。
3、四大關系:對應關系主要指的是四大關系,四大關系是做言語理解題的最精華部分。
遞進關系。關鍵詞:不但,而且,更,何況,甚至,還,等等。意思是語意相近,程度加深,幅度加大,范圍加廣。
轉折關系。關鍵詞:卻,但是,然而,不是.....而是,等等。意思是語意相反。
因果關系。關鍵詞:因此,所以,由于,那么,等等。意思是構成原因推出結果。
并列關系。關鍵詞:分號,頓號,和,出現同一層次的不同主體。意思是語意相近,存在一定關聯性,結構相同。
4、時間安排:根據自己情況合理安排。建議時間25分鐘。
做好言語理解是個繁雜的過程,四大關系雖然好用,但是也不是隨手拿來就可以熟練運用,還需要多加聯系。
最后,言語理解一定要拿下分??!這絕對是僅次于資料好拿分的了,大多數人都在這里翻船,如果能搞定這部分,行測成功了一半?。?!
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跟言語理解一樣也是40道題,這個占分甚至可能比言語理解占分更高,所以也是必須要拿下的一個模塊。方式方法比較多,技巧性的東西也是比較多。下面詳細說一下
1、圖形推理:這種題很好做,10個題的話經過科學的學習,至少可以對8個。做圖形的步驟可以是:整體看類別—根據類別進行下一步判斷。
(1)圖形組成相似或者相同——注意位置、疊加、換算。
(2)圖形各不相同——看對稱,曲直、封閉;再看內外部結構、共同元素等等要素。這里會出到一半以上的題目,需要重點訓練。
(3)立體圖形推理——這部分是最簡單的,一般會出現一道到兩道題,只要從淘寶買一個圖形推理神器(其實就是不同形狀的橡皮),在考場上自己畫畫,這種題正確率可以到百分之百,而且速度還很快。
2、類比推理:這種題還是比較簡單的,推理主要是就是不要信自己的感覺。要多客觀的分析一下,尤其是要注意語言色彩,以及輕重程度,還有描述的對象??傮w來說算是比較簡單的,需要快速的做完,一道題在20秒左右。
3、定義判斷:這是判斷推理的一個小難點,尤其是目前國考跟各大省考都在不斷的增加題目的長度,導致找關鍵點不好找。這里是提高整套行測題速度的關鍵,有些人會因為過度追求正確率導致這10道題甚至會占用15到20分鐘的時間。得不償失。
做題順序可以從這幾個關鍵點著手:主客體——時間——原因+因果——手段+目的——條件
看到具有上述性質的關鍵詞還有言語中重點提到的四大關系的關鍵詞一定要加倍注意,一般題眼就在這些關鍵詞上面。
4、邏輯判斷
邏輯判斷是行測中難度僅次于數量關系的題型。不過不同的是全部可以套用公式,所以一般正確率都比較高。內容過于繁雜,這里就不給大家說了。大家重點記住公式,多練習一下加強削弱題型就可以了。
只要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判斷推理能夠復習好,行測成績過70可以說一點問題沒有,其他的再補短板,突破80也是很有希望的。要求正確率:資料分析90%,言語理解85%,判斷推理85%。(這是保底的)
最后
再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1、不要檢查?。?!有好多人還想著做完題會有把不會的不確定的檢查一下,這種思想千萬不能有,不會的題直接憑感覺當時寫上答案就好,對于99%的人來說,根本沒時間回頭檢查。
2、不要忘了涂卡?。?!每年忘記涂卡的考生大有人在,大家不要以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考場當時因為前面的表不準,導致大量考生沒有涂完卡。建議大家做完一個題型,先把卡涂完。
3、做題順序:建議: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常識判斷—數量關系。
對于我而言,從2016年的省考開始,到2018年的國考上岸,在公考這條路上,充滿了坎坷、嘲諷、壓力,還有許多的不順利。每次失敗的時候,總想放聲大哭,我反復地問自己,為什么別人行,我就不行呢???每每看到公眾號里分享那些只參加一次考試就考上公務員的的朋友們,都會感慨自己的命運不濟。但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每次總是這樣安慰自己:既然沒有考上,一定有考不上的原因,該找原因去,我就不信我考不上。慢慢地,這些困難和挫折已成為我人生寶貴的財富,它讓我變得更加堅強和堅韌,心態更加平和和淡定,為此我還給自己起了個稱呼“任我行”,我說行我就行!
還是那句老話:不要輕易說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陵川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歡迎大家關注:毛毛說公基常識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時政考點是需要我們銘記的歷史話題跟著一起來解讀紀念中國人民志愿
國考申論分低?就這幾個原因(上)分析者:木蘭老師\x0a\x0a“老師,我考完以后對了答案,我覺得點都有,大作文也沒有跑題,為什么只考了40幾分?”\x0a\x0a這篇文章給你解釋清楚了
申論做題時,找到了要點,但是不知道怎么概括?這有一份申論材料規范作答寶典,不看后悔系列!
2021無錫選調備考群:769531110掃碼找小伙伴加群備考不孤單2021年江蘇統招選調公告預計會在近期發
關注武威中公教育,獲取更多招聘及公考資訊!